最新动态

【坚持立德树人 深化内涵发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人才培养工作巡礼 :文学院-米乐app官方

539
分享

发布时间:2024-05-03 16:29阅读次数:539来源单位:文学院(楚辞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陈虹

正心修文  知行合一   以“新文科”建设引领文学类卓越人才培养

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现场考查……文学院坚持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遵循“德才兼备,博学笃行”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根本旨归,积极拓展“数智赋能 经典为核 专业融合”的教育思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党建引领  立德树人

学院人才培养秉承“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德才兼备、首重道德,不断加强德育根植、情怀渗透以及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兼具的品格教育。

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党建引领“一招鲜”,激活学院“满盘棋”。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断推动党建融入思政教育、与铸魂育人同构耦合,推动党建融入学科专业、与专业发展同频共振。本科生非师范党支部入选新时代江苏高校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本科生师范党支部获“2021年度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四融 四效’跑出发展‘加速度’——南通大学文学院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工程获2021-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汉语言文学(师范)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现场考查

推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教师思政一体化建设。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程内容供给,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近现代爱国企业家精神与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融入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研究专项立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获批南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项目,获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5项。

文学院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支教故事:以学院学生钱颖科为队长的第21届支教团远赴青海支教,2019年8月7日受到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时任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等两省领导的亲切看望和慰问。2020年7月,该支教团通过书信向娄勤俭、王建军汇报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情况,并分别收到了回信。娄勤俭、王建军在肯定支教团的工作之余,勉励支教团要以“小我融入大我”,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人民网、新华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

以研促教  教研相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相长是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文学院始终寓“研”于“教”,以研促教,以研兴教,潜心教研勤探索,引领教学促提升。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抓手,近年文学院获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项(重点1项),学院以此为契机,推动有组织教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楚辞》象征体系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获评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也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近年文学院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江苏省一流课程3门,出版省重点教材4部,建设校级线上课程近10门,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寓“研”于“教”不仅仅要求老师潜心教研,同时也要求学生深度参与老师的科研。文学院统筹规划,很多优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有些学生本身就是老师科研团队的成员,直接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研习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近年来,学院新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8项、省级22项,以此为基础完成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重视实践  强基固本

文学院积极发挥实践育人功能,聚焦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坚持走“尊重传统,敢于创新,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强基固本。

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国学为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四位一体的卓越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注重与中学接轨进行人才衔接培养,让学生在浸润式见习、实习、研习过程中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在近三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

“微诗文人才培养与研究基地”揭牌

学院大力实施“一体两翼”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创设“至文讲堂”“古典诗词创作讲堂”等,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学术指导和“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学院以素质拓展工程为抓手,以“至文讲堂”等品牌活动为载体,以学科竞赛为支点,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全过程、全方位实践育人见行见效,文学院学子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学院1个团队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金奖、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金奖;1个团队获第十六届“挑战杯”省赛二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国赛三等奖、“最具感染力奖”、江苏省特等奖;1支实践队获“走近千村观察,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表彰;1支志愿服务团队获江苏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1份红色资源调研报告获省“优秀调研报告”奖;3名学生党员分别获江苏省第三届青年演说家冠军、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突出贡献高校志愿者领队、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提名奖,1名学生党员当选南通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副主席、南通市学联主席,1名学生党员获评“南通好青年”。

同时,学院搭建高品质研学平台、组建多支特色项目团队。学院微诗文人才培养与研究基地为学生提供微诗文创作的空间,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江海廉友公益团队聚焦传播廉洁文化,致力于培育个人的廉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张謇研习团队立足张謇创业精神与家国情怀研究,有创造性地组织理论学习,调研历史遗存,走访张謇研究专家,弘扬张謇精神,讲好张謇故事。团队成员们坚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剖析和发现民族记忆,致力于激发文化传承创新活力,对传统文化的收集、保存、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智赋能  再铸人文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院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秉持“数以智用,品质人文,有效交叉”的理念,积极迎接和回应人工智能、数字化浪潮,积极探索和实践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融入传统人文研究,坚持“一性三化”(经典性、数字化、特色化、在地化)专业融合,厚积人才成长的知识基础,期待塑造文科教育新范式。

学院积极回应技术革新的要求,打造“金课”,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楚辞》象征体系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数字赋能 经典为核 专业融合’: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中国文学经典’课程体系改革与应用研究”获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此为抓手,学院积极推动中国语言文学类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学院正在与南通大学信息化中心开展合作,利用数字人技术等打造新形态课程。

学院与信息化中心联合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与应用研究研讨会

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与传统人文学科结合,推动数据库建设、交叉实验室建设,也是学院积极践行和尝试的思路。楚辞研究数据库已上线运行多年,传统语文辞书所录“古文”研究数据库正在建设中,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方言学、文字学)正在筹划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展望未来,文学院将继续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