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作为建筑工程学院一名辅导员,经学校推荐,团中央选派,我赴新疆伊犁挂职,任伊犁州团委学校部副部长(伊犁学联副秘书长)一职。挂职期间,与我省其他院校的4名同志互相交流、积极合作,下大力气抓好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提高学联活跃度、提升支援服务工作,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被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授予“优秀挂职团干部”、江苏团省委评为“挂职先进个人”称号。
援疆情,援疆梦
从南通到新疆伊犁,距离4580公里,从地图上看,几乎横穿整个中国版图。这一路,山高路远。然而对于我来说,却是对援疆梦的追寻。“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是国家号召大学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的响亮口号。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该以身作则,践行国家大政方针。因此,当接到选派团干部赴西部县级团委挂职的通知后,不假思索,主动报名,并顺利通过各种考核。当接到选派通知后,兴奋的喜悦溢于言表。在即将踏上赴新疆之路前夕,校党委成长春书记特别嘱咐,务必要保持通大人“崇真尚美,通精极致”品质,珍惜挂职机会,勤奋工作,架起苏伊友谊之桥。带着这份嘱咐,2014年9月20日,我踏上了去往新疆这片热土的脚步。
克服困难,融入生活
作为派至新疆挂职的高校团干,来到新疆前已经有所准备,然而,孤单和不安却不期而至。远方亲友的电话关心,对未来的不确定,让我感到不安。深夜里,想起最初决定来新疆挂职时领导殷切的期盼,同事深情的祝福,学生相拥的支持,这样的情绪减弱很多。怀着犹豫的心情介入工作,学着克服时差的影响,原来的顾虑便随之烟消云散。
从高校到地方,无论是工作对象还是工作内容都发生诸多变化:在高校是各种文件精神、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者,在地方则成为学校部负责人,成为各类学校、学联开展活动的策划者;在高校直接面对学生开展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在地方则间接开展。基于这些变化,我始终将学习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种途径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以满足新岗位职责的要求。我开始认真学习中央、自治区、伊犁州党委关于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时撰写读书笔记,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学习相关中央和地方文件精神及教育读本,明确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了解新疆与伊犁的历史与现状、文化与风俗。语言是挂职工作中最大的障碍。作为一名在民族地区挂职干部,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跟学、自学少数民族语言简单的日常用语,与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朋友打成一片,成为了民族同志的“多斯(哈萨克语:兄弟/朋友)”。
任劳任怨,履行职责
挂职期间,我本着谦虚谨慎的作风,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扎实推进大中专院校、中学团组织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生动而有实效的活动。
作为学校部负责人,首先做到了“三个摸清”,即摸清州直县(市)团委学校团工作负责人基本情况;摸清州直各县(市)学校、州直大中专院校、直属中学团委负责人基本情况、团学工作开展状况;摸清州学联基本情况。通过“三个摸清”,熟悉业务开展对象基本情况,为工作顺利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摸清自治州团学基本情况及熟悉工作职责后,认真按照自治区、伊犁州党政要求,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任务,开展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理论学习教育活动。为庆祝祖国65岁华诞,激发全州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国庆前后,组织州直大中专院校、各级中学广泛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我对祖国说句话”网络宣传活动;以学习贯彻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带领法治教育宣讲团赴州直各类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加强青年学生教育的时效性,强化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12.9运动纪念日、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开展各类纪念活动,转发评论《致新疆各民族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为增强疆内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开展“中学结对子”活动,其中疆外与江苏省南京、盐城、江阴三市50多所中学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互写一封信、共读一本书、共做一件事”。
以新媒体平台和大众传媒方式为依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为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和文化手段开展伊犁州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起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微博、微信运用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团组织、团干部建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作平台。申请认证“伊犁学联”微信公众平台,认证“伊犁团委学校部”微博。同时,在新媒体工作平台内容上下功夫,坚持用“网络语言”凝聚、引导、服务青年学生,以增强思想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扶贫济困,爱心帮扶
挂职期间,我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伊犁州医疗、教育、扶贫等工作尽到微薄之力。2014年底,我积极联系华谊兄弟公益基金会,开展第一批“零钱电影院”公益项目,为州直8所中小学筹措资金百余万搭建电影院,让青少年们通过电影、图书了解世界。为了该项目的推进实施,我主动延期3个月回校,回校前,第一批8所学校全部竣工使用,并开始了第二批援建工作。2015年7月,我和复旦大学团委沟通联系,分管团委的党委副书记亲临伊犁调研,并于8月选派9家附属医院16名青年医疗专家赴伊犁4县市边远农牧区开展大型义诊、送医送药活动,并为乡村小学60名贫困生送去价值2万元的爱心包裹。同时,我主动联系中国蓝丝带基金会,基金会选派5人,为贫困地区儿童送来价值3万余元的书包、文具用品、体育用品等。
挂职工作结束了,在新疆时间里醒来,却发现自己不在新疆。但挂职生活还未结束,已经习惯了通过微信平台关注新疆同事、好友的最新动态,已经习惯于逢年过节时给远方的朋友电话问候,已经习惯于从各方面关注、宣传新疆,已经习惯于骄傲的谈自己的新疆经历,已经习惯于看到新疆公益组织发起的慈善活动就奉献爱心!当然,最不能忘怀的是自治区各级领导的谆谆教导和深切关怀。新疆团干部们的战斗友情和生活关切。新疆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顽强不息和灿烂笑容。全体高校援疆老师“见或不见都能一样深情”的惺惺相惜和浓厚友谊!
这一年是我进步最快、收获最多的一年,因走进西部、服务西部、奉献西部而喜欢上新疆。身为一名年轻的高校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一年西部挂职所感所悟与我的学生分享,引导90后的大学生们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鼓励学生勇敢地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理想、放飞梦想。我为拥有这段璀璨的人生经历而骄傲。离别时,只有下面这首小诗能够代表我的心境。
去伊犁
要用生命多少精力
才能看到
伊犁河畔柔情的红日
那拉提草原的辽阔
库尔德宁原始云杉树
一直在离开的时候
都念念不舍
(王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