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扎根公益热土 创新扶贫支教-米乐app官方

721
分享

发布时间:2017-11-09 00:00阅读次数:721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真没想到,7月份收到了第三届‘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的邀请,有幸作为重点项目去延安参加‘青年红色逐梦之旅’!更没想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一行的大学生们写了回信!”今年,在“大创”扶贫的新模式下,杏林学院“童梦”爱心公益团队走进延安,创新扶贫支教事业,服务革命老区经济建设。

南通、四川、山东、湖南、延安……六年来,“童梦”公益越走越远。一群心怀梦想、坚守公益的年轻人,肩扛“童梦”大旗,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将激昂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

童梦起航 绮丽缤纷

“公益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是‘童梦’的最大特色,我们致力于实现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和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双飞梦想。”杏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营销151班的韩寒阳是“童梦”爱心公益服务团队的第三届接班人之一,聊起“童梦”成长之路,他的言谈中透露着自信。

2011年,是“童梦”爱心公益服务团队的起跑点。经过三年志愿服务的实践打磨,团队的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创始人、杏林学院11级市场营销专业周点铭同学正式注册民办非企业单位,面向南通地区留守儿童,进一步开展公益活动。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进行长征理论知识趣味宣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瞻仰革命先驱刘瑞龙同志故居;开展“魅力国学行”的特色志愿活动,向社区学生们普及国学知识……近两年多的时间里,“童梦”团队已经开展了上百场“红色文化”主题宣讲、童趣素质拓展活动,倡导南通市区街道、城镇中小学的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革命精神。

“除了南通,我们还将‘童梦’公益带到了每个成员的家乡,四川、山东、湖南……一路走来,愈来愈多的孩子们浸润在文化关怀下,快乐成长。”提起“童梦”公益,杏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会计153班的辛洋便滔滔不绝的分享道。

成功的花朵都是浸透了奋斗的汗水,“童梦”的公益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团队活动的资金问题不容小觑,为了打破团队如何实现‘自我造血’的困境,我们集思广益,想出了‘公益营销’这一理念。”据辛洋介绍,成员们结合自身、项目的特色,已经成功孵化南通亚一传媒有限公司、好好玩工作室等创业项目,将个人企业所得的部分资金反哺到公益事业中。同时,团队与苏泊尔、加多宝、恒源祥等大型企业签约合作,帮助企业销售产品,将企业反馈的销售利润投入到公益活动,成功化困窘为动力。

六年荏苒,团队荣获了“青年恒好”大学生公益创业十佳公益项目、江苏省第二届“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6“青春公益·美丽中国”大学生暑期专项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一路披荆斩棘,“童梦”渐脱稚气,走向成熟。

红色足迹 延安“取经”

今年7月14日,“童梦”收到了第三届‘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同全国100多支“互联网 ”大赛参赛项目团队、在陕高校创新创业学生代表及“互联网 ”行业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在延安会师,以实际行动服务革命老区经济建设。

“显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由于家庭氛围的缺失,留守儿童们需要更多爱与关怀。‘童梦’致力于给他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负责项目讲解的成员代表辛洋自信从容。在乡村“创客”市集项目展示大厅,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参观完“童梦”公益项目路演后,拍了拍辛洋的肩膀,鼓励道:“年轻人,好好干!加油!”

实践活动中,17个参赛项目和19个延安政府部门、学校、合作社、企业以及农户签订了43项落地合作协议,一批项目达成落地意向,帮助建档贫困户200余户。“童梦”爱心公益服务团队和洛川县交口河镇中心小学成功签约。

“交口河镇离市区路途遥远,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下,近几年建立了这所中心小学,师资力量良好,教学设备完善。但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在附近的工厂打工,少部分孩子家庭贫困程度深,还有一些残疾患病的孩子……”初步了解后,韩寒阳便下定决心,带领团队走近这群需要关怀与照顾的孩子。

在深入区县进行对接考察的这一天,韩寒阳和辛洋给交口河镇的这群孩子上了一堂“孝文化”趣味课堂。伴随着一曲耳熟能详的《感恩的心》,孩子们手握画笔,在白纸上勾勒出美好的“全家福”。一张张稚嫩可爱的儿童画让辛洋忍俊不禁,“每一个孩子都值得爱与被爱,我们要通过不同的引导方式,让他们勇敢地、自由地表达心中的爱。”

成功“牵手”洛川县交口河镇中心小学,为“童梦”公益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他们的足迹,也从南通到了延安。在“知青故居”的土窑洞里,躺在土炕大通铺上,韩寒阳和辛洋两人都没有入睡,辗转反侧,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回放着白天的所见所闻。回忆起那个失眠的晚上,韩寒阳不禁感慨道,“这次来延安‘取经’,受益匪浅。我们深刻感受了革命历史和延安精神,切身体会到了总书记青春岁月的印记,明确了身为新时代青年肩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育扶贫 砥砺前行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要帮到点子上。扶贫先扶智,让教育成为最精准的扶贫。”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温暖人心的话语让“童梦”爱心公益服务团的成员们深受感触,“‘童梦’能做的,就是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奉献力量,呵护、关怀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韩寒阳告诉记者,从明年暑期开始,团队将聚焦教育扶贫,结对留守儿童,采取“精准辅导”与家庭回访相结合的支教方式。在洛川县交口河镇中心小学组织特色夏令营,为孩子们带去航模科技、趣味马拉松、团队心理辅导等素质拓展活动。依托校内师资力量以及大学生专业知识,建立情景化的“互联网 ”精品课堂,让孩子们深刻体会艺术、国学的博大魅力。“我们期待在革命老区打响名片,守护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让‘童梦’走得更远。”辛洋笑着说。

“梁家河枣、无公害小米、延安特色编织品……今年的学校营销大赛,我们可以通过销售延安特产,为公益事业赢得一笔资金。同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志愿活动中,设计更具创新性、趣味性的课堂。”从延安归来的韩寒阳和辛洋不仅和成员们分享了新经验,也为“童梦”团队的公益与“双创”事业带来了新元素。

“‘躬身实践,知行合一’,公益服务这条路上,我收获了太多成长和感动。一切酸甜苦辣、点点滴滴都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在会计154班的许二琴看来,孩子们的笑靥是同为“童梦”成员的她一次又一次热情投入到公益事业的原动力。

“从延安回来后,我们荣幸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他勉励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做志愿活动,不忘初心,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宏伟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公益服务这片热土上,浇灌孩子们的爱和理想,筑梦成长,让‘童梦’走得更远。”这是“童梦”爱心公益团队27名成员的共同心声。

(校报学生记者 钱西雯 李玲 石冰纯)

“童梦”团队成员辛洋、韩寒阳在“互联网 “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展区。

团队在交口河小学开展活动。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