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国际风湿免疫学权威期刊《arthritis & rheumatology》(《关节炎与风湿病》)在线发表了附属医院顾志峰教授课题组题为《single-cell profiling of bone marrow b cells uncovers early b cell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b细胞发育障碍的单细胞图谱)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骨髓b淋巴细胞的免疫学特征和发育障碍的机制。
sle好发于青年女性,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导致患者功能损伤、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是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sle的一个标志是b细胞异常活化、耐受性破坏和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目前对sle中b细胞的认识主要聚焦于外周血。骨髓作为b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有关sle患者骨髓b细胞是否存在异常及其细节研究尚不多见。
在本研究中,项目组通过应用scrna-seq、scbcr-seq、高维流式细胞技术,对来自sle患者和健康供体(hd)的骨髓及外周血b细胞进行单细胞测序及免疫分析,首次报道了sle群体中存在部分患者(sle eblo组)骨髓早期b细胞发育分化障碍,这部分患者同时呈现出临床疾病活动度增高、症状加重、骨髓及外周血炎症水平增高等现象。与骨髓早期b细胞发育正常组患者(sle ebnor组)相比,sle eblo组骨髓及外周血b细胞与i型干扰素信号、代谢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以及bcr repertoires异常表达相关。患者临床缓解后,骨髓b细胞的上述异常免疫学表征均能得到有效逆转。
该研究揭示了sle患者受累器官之一骨髓中b细胞的异常免疫学特征,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sle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枢耐受性破坏。sle eblo和sle ebnor组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疾病状态或亚型,有助于实现sle患者的精准分型及精准诊疗,并为理解sle的发病机制和干预途径开辟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附属医院顾志峰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张晓明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盛自章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通大学医学院2020级博士生董晨为本文第一作者,哥伦比亚大学郭义成、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博士生陈泽川、李腾、南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季娟是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为本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单位。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arthritis & rheumatology》(《关节炎与风湿病》)创刊于1958年,是wiley旗下的一本top期刊,美国风湿病学会官方期刊,为风湿病领域公认的老牌高水平期刊。中科院sci分区为一区,影响因子为13.3。
相关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946666/
(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