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通大-米乐app官方

最新动态
  • 01
    2021-01
    12月30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在03版以《南通大学一青年学习社获评江苏省级青年学习社》为题,聚焦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江海健康青年学习社”。报道中介绍了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江海健康青年学习社”相关情况。学习社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珍惜荣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五化”并举,紧扣“五有”标准,围绕“筑梦新时代,守护大健康”主题,引领广大青年结合专业所学,树立远大理想,贡献青春力量。(卢玉军)相关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0-12/30/nw.d110000zgqnb_20201230_10-03.htm
    2021-01-01
  • 31
    2020-12
    12月29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以《谨遵教诲 厚植爱国情怀 不负韶华 勇担时代大任》为题,报道我校弘扬张謇精神的实践与探索。据报道,今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并对“张謇精神”做出高度评价。总书记的指示让全体通大人备受鼓舞,也为新时代我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我校突破传统学科专业框架,整合优质资源,成立“张謇学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我校今年还开展了“百名专家服务百企、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组织百名专家走进企业,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按下科技“快进键”。(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12/29/node_6.htm
    2020-12-31
  • 30
    2020-12
    12月2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刊登我校党委书记浦玉忠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三全育人”的通大探索》的署名文章。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德育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践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管理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服务跟进”五个方面介绍我校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模式。近年来,我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和“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围绕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8050”奋斗目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通过“三全育人”与“跟进式”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模式,我校全面实践“跟进式教育”理念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12/29/node_16.html#content_872145
    2020-12-30
  • 29
    2020-12
    12月2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凝心聚智,为全流域治理开“良方”》为题,报道了我校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文章指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的落实供“钥匙”,为全流域治理开“良方”,在聚智辅政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用扎实而卓有成效的探索给出了响亮回答。近年来,研究院积极构建‘六位一体’智库发展模式,推进智库与中央媒体、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部门、沿江科研机构、国外科研机构紧密协作,协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研究院连续3年在江苏省培育智库年度综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20年成功跨入省重点高端智库行列,进入智库“江苏省第一方阵”。(冯俊)相关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12/27/nbs.d110000gmrb_03.htm
    2020-12-29
  • 24
    2020-12
    12月22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以《只有了解,才会热爱》为题,专访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张伟。文章从“打破‘只知运用却不知其来源”“一毫克变化也有无限可能”“教学阵地不止三尺讲台”三方面讲述张伟的教学故事。张伟始终将继承传统与专业创新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培养“工匠型”人才,助力非织造产业的发展。在刚结束的全国高等学校非织造材料与应用创新创意论文大赛上,由他指导的研究生论文再次斩获大赛特等奖。相关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2/359635.shtm
    2020-12-24
  • 22
    2020-12
    12月19日,新华社以《莫问谁 高原上的青春接力|小康路上 无问西东》为题,报道我校第22届“莫文隋”支教团在青海省贵德县的支教情况。今年7月23日,我校“莫文隋”研支团收到了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给第21届“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的回信,我校“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远赴青海接力支教的事迹受到了广泛关注。12月19日,江苏卫视《新闻眼》节目走进青海贵德,报道我校研支团团员们用青春接力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弘扬莫文隋精神,为教育扶贫事业作贡献。新华社予以转载,荔枝网、江苏新闻微博客户端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新华社: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625313?channel=weixin江苏卫视:http://v.jstv.com/wap/a/20201219/1608376337248.shtml?jsbcapp=1荔枝网:http://news.jstv.com/a/20201218/1608345616786.shtml江苏新闻微博客户端:https://m.weibo.cn/status/j
    2020-12-22
  • 18
    2020-12
    12月17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南通大学“智慧校园”助力打造现代大学治理“新生态”》为题,关注我校智慧校园建设。文章从“一卡通管理助推校园信息化建设”“一站式服务打通业务办理最后一公里”“一体化网络打造全新智慧课堂”三方面介绍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近年来,我校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引入前沿技术,构建了高速稳定的一体化网络环境与便捷智能的多元化信息应用,建设“智慧校园”2.0新生态。(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12/17/node_12.html#content_866442
    2020-12-18
  • 18
    2020-12
    12月14日出版的《光明日报》智库版刊发了我校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教授领衔的团队撰写的研究报告《“铁腕治江”铸合力 守护长江美丽岸线——长江经济带岸线治理研究报告》。长江岸线资源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统筹谋划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载体,也是全流域国土空间管控的重点所在。美丽长江,需要全方位生态保护。其中,岸线治理是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如何最大限度保护长江岸线资源不受破坏,科学合理发挥岸线资源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成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系统梳理了近年来长江岸线治理的工作进展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当前岸线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推进长江大保护;以规划引领优化岸线利用,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空间价值提升,完善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四点建议。对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推进长江岸线治理和生态修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12月14日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召开座谈会精神学习交流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
    2020-12-18
  • 14
    2020-12
    12月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专访我校医学院副院长陈罡教授。报道中指出,16年底,陈罡回到我校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组建了“神经损伤与功能恢复”科技创新团队,继续围绕神经损伤与功能恢复开展研究。他表示,基础研究并不是终点,进一步将科研成果向临床试用转化,是医学研究的关键所在。目前,他创建了南通市间充质细胞药物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从神经方面药物研发拓展到炎症治疗等多方面,通过与干细胞公司和医院密切合作,致力于推动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成果从基础研究转向临床应用。(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12/09/node_17.html#content_861459
    2020-12-14
  • 06
    2020-12
    11月25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在a6版头条上发表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主任、省重点高端智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教授题为《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理论文章。求是网、光明网、中国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同时转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四个面向”对于汇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形成重大科学研究成果,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现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中指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增强新发展格局的科技创新原动力;面向经济主战场,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引领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增强现代化强国建设科技支撑能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增强美好生活的科技服务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省重点高端智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和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从各自专业角度,从公众号撰文、媒体发声等渠道向社会宣传学习、研究成果,在社会引
    2020-12-06
  • 01
    2020-12
    12月1日出版的《人民政协报》刊发我校校长施卫东题为《谱写长江经济带“十四五”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必须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抓好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关键要做好“四个畅通”;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关键要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dzb.rmzxb.com/index.aspx?date=2020-12-01verorder=04banzi=3papertype=rmzxb
    2020-12-01
  • 20
    2020-11
    11月18日出版的《江苏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以《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为题,报道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文章从“统筹规划,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技能培训,搭建思政育人平台”“典型示范,铸牢立德树人之魂”三个方面介绍我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近年来,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按照“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校党委书记浦玉忠表示,学生的思想、需要和兴趣走到哪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跟进到哪里。这种跟进式教育,不仅有利于科学决策,更在于参与学生生命的成长。(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epaper.jsenews.com/mp1/pc/c/202011/18/c822746.htmlhttp://epaper.jsenews.com/mp1/pc/layout/202011/18/l2.html
    2020-11-20
  • 17
    2020-11
    11月17日的《中国青年报》在10版健康中国版以《院士点赞:南通大学志愿者关注“二孩焦虑”》为题,报道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青年学习社建设与江海心悦项目成果。此外,中国青年报分别在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以《南通大学志愿者关注“二孩焦虑”被李兰娟院士点赞》为题发布相关报道。2019年3月,公共学生学院“江海健康青年学习社”成立以来,始终以“三全育人”与“跟进式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模式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更多学生深入基层,用专业力量服务社会。“江海心悦”团队正是基于对“二孩家庭”问题的关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标准化课程帮助“二孩家庭”家长排忧解难,目前项目开展初显成效。团队项目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金奖,并推报国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对团队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并勉励同学们在今后工作学习中,继续发挥专长,将激扬的青春梦融入健康中国梦。(陈碧君)相关链接: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html/2020-11/17/nw.d110000zgqnb_20201117_1-10.htm中
    2020-11-17
  • 17
    2020-11
    11月17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第7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为题整版报道了在我校举办的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三届学术大会教育学与社会学专场综述。报道从“以更好的教育保障和改善民生”“适应产业转型需要创新职业教育”“推进社会治理结构变革”“聚焦农村民生事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全面回顾了学术大会教育学与社会学专场中的学术研讨成果,并选登了专家在大会上作的主旨报告内容。(孙泊)相关链接:http://sscp.cssn.cn/xkpd/xszx/gn/202011/t20201117_5218120.html
    2020-11-17
  • 12
    2020-11
    11月10日,《中国科学报》以《高质量、多样化、跨学科——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为题,报道第十八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文章从“普及化时代真的到来了吗”“最精髓之处在于多样化”“高质量发展将成主旋律”“跨学科更要‘超越学科’”四方面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在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钟秉林、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邬大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我校副校长顾菊平等多位专家带来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本次研讨会承办方,我校高度重视大学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创新,系统挖掘并整理先校长张謇的教育思想,不断尝试和探索大学教育的新实践。同时,我校还创新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探索实施“跟进式”教育,着力构建和谐进取、共生共荣的师生命运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新华日报》、江苏卫视、中国江苏网、新华网、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我苏网、南通发布、江海明珠网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中国科学报》 11月10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
    2020-11-1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