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通大-米乐app官方

最新动态
  • 13
    2023-11
    10月27日,《中国档案报》在“江风海韵话张謇”专栏以《“责无旁贷,必合力图成”——张謇与复旦公学的创办》为题,整版刊发我校退休教师庄安正理论文章。文章从“缘由探秘”“饭馆会商”“‘万圆’捐赠”三个方面讲述了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对复旦公学创办做出的重要贡献。据悉,1905年3月7日,马相伯在上海率领师生脱离震旦学院,迈出了创办复旦公学(现复旦大学)的第一步。张謇到沪办事知晓此事后,立即表态,支持马相伯“旨在于上海推动创办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大学”。随后他采取一系列行动,助力解决了复旦公学初创时所遇的众多困难。(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www.zgdazxw.com.cn/culture/2023-10/27/content_342651.htm
    2023-11-13
  • 10
    2023-11
    11月8日的《中国教师报》以《“情境教育的计量研究”论坛举办》为题,关注我校情境教育研究最新研究成果。据了解,10月28-29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专门设置“情境教育的计量研究”主题论坛,发布我校情境教育研究院的计量研究成果。王灿明教授通过对30年来我国中小学情境教学的文献分析,展示出情境教学“一体多翼”的发展态势;李祖祥教授通过对小学数学教材的情境分析,发现情境问题真实性不足、情境设计科学性不足、情境素材时效性欠佳等问题;陆平教授通过对李吉林的55个阅读课例的情境分析,认为感受性乃是其鲜明特征,主要倚重形象鲜明、生动直观的情境来感染儿童。这些研究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教授的高度评价,认为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团队加强情境教育的计量学研究,是以跨学科研究推进情境教育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这是我校教科院第3次承办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情境教育主题论坛,扬子晚报、江苏科技报和南通发布等多家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毕士捷)相关链接:中国教师报:http://www.c
    2023-11-10
  • 03
    2023-11
    11月2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以《南通大学开启“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新征程》为题,关注我校与南通市“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据报道,10月31日,我校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协议,同时发布“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全面开启“名城名校”同向发力、融合发展的新征程。多年来,我校以南通地方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校企合作载体、拓宽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层次,切实提高对社会服务的贡献度;以“对接国家战略 服务江苏发展”为宗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等主题潜心研究,咨政建言,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智库力量。(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3/11/376906.shtm
    2023-11-03
  • 01
    2023-11
    11月1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南通大学研发新型荧光显影剂》为题聚焦我校学生团队科研成果。据报道,我校药学院本科生“祎协生物创新团队”从肿瘤代谢特性出发,研发出基于肿瘤选择性的体外喷洒型荧光造影剂htc,能够让肿瘤快速“现踪影”, 且对患者无副作用。相比于传统荧光显影剂,喷洒型荧光显影剂基于肿瘤酸性微环境特异性激活荧光,可以有选择地点亮肿瘤细胞,且可以在肿瘤组织内双光子成像,背景干扰低。针对手术中肿瘤切缘口或清扫淋巴结组织,利用体外喷洒型荧光显影剂,只需3分钟即可成像,并可以实时指导医生术中快速切除肿瘤。这种肿瘤荧光显影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当前,肿瘤选择性荧光造影剂htc已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伦理审查同意函,正在开展临床样本检测,信噪比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实验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检验准确率达95%。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多位相关领域专家的肯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申请专利7项。(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311/01/node_10.html#content_1257821
    2023-11-01
  • 16
    2023-10
    10月11日出版的《科技日报》以《我科研人员发现枸杞壮骨的药效物质调控机制》为题,关注我校科研新成果。据报道,我校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教授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团队合作,发现枸杞中的全新核酸类药效物质mir162a能够直接被哺乳动物消化道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各个器官,通过“跨界调控”的形式,直接靶向哺乳动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促进骨细胞生长,治疗骨质疏松。鉴于枸杞中mir162a的丰度相对较低,团队还开发了转基因本氏烟叶来过表达mir162a。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mir162a来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目前,该研究成果在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杂志上发表。(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10/11/content_560693.htm?div=-1
    2023-10-16
  • 11
    2023-10
    10月1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整版画刊的中心位置刊登我校外籍教师在伶工学社体验京剧的照片。“学习强国”平台m6米乐app登录首页也进行了相关报道。据了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戏曲、影视剧、网络文学等加快“出海”、持续“圈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10/10/nw.d110000renmrb_20231010_1-08.htm“学习强国”平台: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735039690747819610item_id=15735039690747819610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
    2023-10-11
  • 22
    2023-09
    9月21日出版的《中国交通报》以《锚定高质量发展 阔步迈向新征程》为题,整版报道我校办学成效。文章从“筑好党建堡垒 引领高质发展”“点燃培养引擎 奏响教育凯歌”“聚力高峰造势 做强科研支撑”“服务社会发展 贡献高校力量”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我校的办学成效。作为江苏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我校始终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治校水平,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教育强国贡献力量。接下来,我校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服务区域经济主战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锚定“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目标奋楫笃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发出通大强音、提供通大方案、作出通大贡献。(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
    2023-09-22
  • 20
    2023-09
    9月1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头版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为题,聚焦我校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据报道,文章从“抓实理论学习 夯实思想根基”、“深入调查研究 释放发展动能”、“坚持以学促干 推动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详细讲述我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我校以“产业链”为媒,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优势、学校发展动能,共建多元化科研攻关团队,为企业“送技术、送服务、解难题”,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为了深化“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行动,我校坚持高站位、立足高标准、聚焦高效能,从理论学习抓起,筑好党建堡垒。(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309/19/node_1.html#content_1242957
    2023-09-20
  • 16
    2023-09
    9月15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科教兴国生动实践》为题,关注我校教师热议全省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精神。近期,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召开。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校纺织服装学院教授、纺织工程专业负责人刘其霞在主题教育中深受鼓舞。她表示,学校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找准了国家重大战略之需。我们要以国家需求为牵引,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突破应急救援特种防护材料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围绕行业所需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纺织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309/15/node_3.html#content_1241906
    2023-09-16
  • 11
    2023-09
    9月8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花开三千米高原》为题,报道我校莫文隋研支团的故事。据报道,今年我校的新生录取名单中有一位来自青海省海南州的藏族学生斗改吉,她是我校莫文隋研支团支教过的学生。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期间,我校第20届莫文隋研支团团长张玲负责斗改吉所在班级的教学。在支教期间,张玲将每个单元的重要知识点整理成知识清单、编成情景剧,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是重点和精华,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对于接受力比较弱的同学,她每天都抽空,在办公室一对一辅导,做试题、讲错题,她的细心与耐心也让斗改吉重拾学习的兴趣,最终走进老师所在的课堂。我校自2015年起组建“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积极响应“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至今已有8届共52名志愿者赴西部地区进行支教活动。志愿者们克服生活、文化、语言上的差异,承担语文、英语、地理等11门类科目教学,先后发起“通大爱传青海”公益行动,设立“莫文隋”奖学助教基金,直接教授学生5000余人,保障每一个孩子的每一门课都不掉队,成为江苏志愿者的一张亮丽名片。(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s://epaper.gmw.cn/g
    2023-09-11
  • 07
    2023-09
    9月7日,《中国交通报》刊发“新学年 新气象 新风貌”专版,报道我校党委书记尚庆飞新学年寄语并关注我校人才培养举措。尚庆飞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使命,胸怀大志,不负韶华,勤奋学习,与时代同行,与学校共成长,使自己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拥有完善人格、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强大的青春力量。新学年,我校将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强化思政引领、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打造联合育人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等举措,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5053183/app_key/406ae173bfde42e23fb649bcfd7f3f96
    2023-09-07
  • 01
    2023-09
    8月30日出版的《江苏教育报》以《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为题,关注我校开展主题教育推动人才工作发展成效。据报道,文章从“抓实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深入调查研究,谋求实招实效”、“紧盯急难愁盼,推动立行立改”三个方面讲述我校开展的主题教育工作。作为主题教育第一批参加单位,我校党委领导班子带头从理论学习抓起,将开展主题教育同推进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突出问题导向,同时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理论学习实效,在推动落实上狠下功夫,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推动主题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m.epaper.jsenews.com/index.php/home/article/index/appkey/298/date/2023-08-30/page/1400593/aid/7805636.html
    2023-09-01
  • 21
    2023-08
    8月11日、8月17日,科技日报视频号在“2023年毕业季特别策划:我是科研助理”栏目分别以《张江涛:从实验“小白”到科研能手》以及《卢霞梦:敢打敢拼的“科研管家”》为题关注我校科研助理。报道中详细介绍了我校特种医学研究院科研助理张江涛和地理科学学院的科研助理卢霞梦的工作经历和心得感悟。张江涛表示,科研助理是一个可以丰富阅历、扩增学识的工作,而在卢霞梦看来,科研助理岗位是个全新的开始,她将带着激情和活力,继续敢打敢拼。(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
    2023-08-21
  • 16
    2023-08
    8月8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四版以《“老师,我考上了您的学校!”》为题,报道了我校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支教的藏族学生斗改吉被我校录取。据报道,斗改吉是我校第20届莫文隋研支团志愿者张玲在青海省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教授过的学生,今年她高考取得了542分的好成绩,位列青海省第54名。斗改吉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张玲老师,并将南通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填报,最终被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顺利录取。江苏援青公众号、掌上南通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226577layountindex=3date=20230808siteid=2id=1江苏援青:https://mp.weixin.qq.com/s/idxq-dqhoh2tvurnus79na掌上南通:https://mob.nttv.cn/h5appcz/article/202308/3a9d78cfe97c4ca4aabb153cd71e822f.html?isshare=1t=1692086608295https://mob.n
    2023-08-16
  • 14
    2023-08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8月14日出版的《经济日报》在第3版头条,以《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为题对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全面报道。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负责人、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接受采访并发表重要观点。成长春指出,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通过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我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未来,要继续以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为牵引,着力优化四大板块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不平衡问题,奋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冯俊)相关链接: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308/14/content_279028.html
    2023-08-14
网站地图